“信譽就是我的命!”當這話從貧困戶農民張國定口中說出時,記者心中一震。
張國定,寧夏鹽池縣王樂井鄉(xiāng)曾記畔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。49歲的他,吃過農田曝汗的苦,有過命懸一線的危,品過巨債壓身的痛。
一輩子土里刨食,張國定從沒想過這輩子能跟“金融”沾上邊。隨著扶貧力度的加大以及扶貧手段的創(chuàng)新,張國定和當地貧困村民以誠信作“抵押”,通過貸款發(fā)展灘羊養(yǎng)殖等特色優(yōu)勢產業(yè),走上了發(fā)“羊財”的脫貧致富路。
“他就是個受苦人”
初見張國定,是在冬日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。他正和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午飯:素餡大包子和白米粥。火爐上面四方的大爐面被當做餐桌,暖意融融。
張國定長得清瘦修長,滿口方言。整天與羊和土地打交道的他顯得不修邊幅,胡茬明顯多天未剃,額頭刻著多條深深的皺紋,紅色的夾克已泛白,顯得比實際年齡要蒼老些。
聽說他昨天剛賣了羊,今天上午去取回了賣羊款。“這兩年羊肉價錢不如以前,一只羊也就賣七八百塊錢。”張國定告訴記者,他這次賣了10只羊,收入7000多塊錢。以這個價錢,一只羊除掉成本后純利潤只有不到50塊錢。。
“那時候我家的生活真不錯!如果不出事兒,我現在或許已經開著半掛車,年收入至少十幾二十萬。”談及昔日陷入貧困的原因,張國定回憶起了十年前夢魘般的一幕:2006年冬,“咣”的一聲巨響,張國定駕駛的五輪車在橫穿路口時撞上了一輛客車。“幸虧當時車座上的一塊五合板保護,我才撿了一條命!”
張國定為這場車禍付出了十幾萬元的代價。對于一個普通的西北農家來說,這是一筆巨款。他借遍了親戚朋友,甚至借了高利息貸款,用于賠付和修車。
張國定一家人的生活瞬間落入冰窟 ,“家里連買種子、化肥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了。”
張國定自小對貧困并不陌生。他家所在的鹽池縣是革命老區(qū),地處陜甘寧蒙四省交界地帶,毛烏素沙漠的邊緣,地理條件差,干旱少雨,土地貧瘠,是國家級貧困縣,貧困人口數量大。
“我們這里完全是靠天吃飯。”張國定用這么一句話總結當地農業(yè)。
張國定的兩個弟弟這些年都在外地打工,土地全都轉給他耕種。當地地廣人稀,每戶人家?guī)缀醵加袛凳土地,他們夫妻兩人共耕種著近200畝土地。記者聽到這個土地數量時吃了一驚。隨后,張國定又告訴記者,今年他家的地大部分土地種了蕎麥,共收獲1.8萬斤,畝產僅100多斤。
可以想象,除掉種子、農藥、化肥的投入成本,張國定家在土地上的收入并不豐厚。盡管如此,張國定還特別強調:“今年雨水及時,是個豐收年。”
“他就是個受苦人!” 張國定的妻子王秀艷如是評價自己的丈夫。宿命論式的言語透著無奈和對丈夫的心疼。
張國定家里兄弟姐妹9個,是個十足的大家庭。在他十多歲時,家里種地最不可或缺的“壯勞力”——一匹騾子病死了。“老爹因為騾子的死哭了一鼻子!”
作為家里最大的男丁,剛上五年級的張國定就此輟學,開始扶犁耕地。那一年他15歲,學習成績很優(yōu)秀。
“信譽就是我的命!”
鹽池有“三寶”:食鹽、皮毛、甜甘草。其中皮毛就來自當地特產——灘羊。灘羊是鹽池縣最響亮的品牌,受到鹽池縣政府高度重視和產業(yè)支持。
“我們家今年養(yǎng)著140多只羊。”張國定告訴記者,2011年、2012年時羊肉價格高,一只能賣到1200-1300元,他們家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也達到頂峰,最多時養(yǎng)了近400只。
張國定家房門旁邊貼著一塊兒牌子,上面寫著:AAA級信用戶。這是縣里對貧困戶的金融授信級別,分為AAA級、AA級、A+和A級共四個級別,其中AAA級是最高信用級別。
“AAA級信用戶”牌子背后凝聚著一個貧困戶“逆襲”的內外力量。
2006年,就在張國定愁眉不展的時候,村里啟動了互助資金,這是金融扶貧的一項新政策。
當年,鹽池縣下轄的曾記畔村等三個村被確定為全國互助資金試點,并撥付20萬元扶貧互助啟動資金。貧困農民自愿入股加入,每股股金400元,政府配股與農戶入股比例為6∶4,村民最高可貸3000元。互助資金小而靈活,為很多貧困戶解了燃眉之急。
按照互助資金貸款“五戶聯(lián)保”的要求,張國定從村里找了5名村民作為擔保,人生第一次貸款2000元,解決了飼料、化肥等基本生產投入。當年,他及時償還了全部貸款和利息。2007年,互助資金貸款額度增加至4000元。張國定從互助資金嘗到了甜頭,也為互助資金貢獻了最可貴的財富——誠信。這么多年貸款,他從來沒有拖欠還款,更沒有欠賬不還。
截至2016年7月,曾記畔村的互助資金總量已達528.4萬元,村民最高貸款額度也增至1萬元,僅2016年村里就有575戶從互助資金借款受益。然而,互助資金也有短板,就是額度小,農民靠它救急可以,想發(fā)展難。
張國定渴望脫貧。他不怕吃苦,強烈希望擴大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增加收入,但難題是:所需的大筆資金從何處來?
2012年,寧夏啟動“千村信貸”金融扶貧工程。鹽池縣由互助社推薦,信用社優(yōu)先放貸,依據貧困戶互助資金借款額度,給予放大1到10倍的貸款(戶均6.5萬元),并由財政給予貼息優(yōu)惠。
這一年,張國定找到了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,朱玉國把他帶到了信用社。信用貸款需要抵押,然而張國定一貧如洗,沒有財產可供抵押。朱玉國挺身而出:“我來給他擔保。”張國定因此得以從信用社貸款3萬元,還從互助資金貸到1萬元。張國定拿這4萬塊錢買來100只羊羔。養(yǎng)到年底每只羊價錢翻了一倍多。他還靈活利用手頭資金做起了販羊生意,收入進一步增加。忙得四腳朝天的張國定當年不但如約還了貸款,還清了全部外債。
對于掙扎在貧困魔窟中的張國定來說,朱玉國可謂他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的“貴人”。
“我看中他這個人的魄力和干勁兒,就想給他搭個致富的梯子。”當記者問及當年為何冒險為張國定作擔保時,朱玉國如是說。
年輕時因貧困放棄讀中專的朱玉國對貧困有著痛徹的記憶。當上村干部后,他一心帶著鄉(xiāng)親脫貧致富。他把20萬元起步的互助資金運作的風生水起,搭著國家金融扶貧的快車,把曾記畔村村民帶成了縣里的誠信典范,直至帶成了全國的金融扶貧樣本兒。他本人今年還獲得了“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”。
“互助資金是我們曾記畔村十多年來打造的誠信品牌!” 朱玉國不無驕傲的說。
“信譽就是我的命!我們鄉(xiāng)里的村民和信用社打交道,從沒聽說有誰欠款不還。”說這話的時候,張國定的語氣不容置疑。
“我們村各種模式的借款、貸款回收率始終保持在100%,無一例逾期事例發(fā)生。”朱玉國也向記者證實了村民良好信用的事實。
在社會上屢因“誠信”缺失引發(fā)“人心不古”的慨嘆時,在西北一隅這塊瘠薄土地上卻遍開著“誠信”之花。
憑借多年累積的高誠信度,當地像張國定一樣的貧困村民用互助資金這根杠桿,撬開了黃河農村商業(yè)銀行、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門,撬動了10倍于互助資金的貸款額度。如今,張國定的最高信貸額度已達到10萬元。
今年,針對貧困戶貸款,鹽池縣建立了“631”評級授信系統(tǒng),即貸款審核要求誠信度占60%,家庭收入占30%,基本情況占10%。將誠信度作為授信第一要素可謂一大創(chuàng)舉,在全國范圍內恐怕也十分罕見。
憑著良好的信譽,曾記畔村今年還爭取到黃河農村商業(yè)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在村里設立服務點,以方便村民辦理貸款和日常存取款和繳費。令人驚訝的是,黃河農村商業(yè)銀行還開通了手機客戶端,貧困戶憑借一張“富農卡”,即可利用智能手機隨時辦理貸款和還款業(yè)務,非常便捷。朱玉國稱這是“打通了金融與農村的最后一公里”。
張國定最近剛買了智能手機,除了看新聞,他正在抓緊學習黃河農村商業(yè)銀行客戶端的使用方法。國家金融扶貧和產業(yè)扶貧從外部“輸血”,靠勤勞和誠信內部“造血”,張國定這樣的貧困戶掌握了驅趕“窮魔”的法杖。
據朱玉國介紹,借助在金融扶貧政策的有效支持,曾記畔村2014年脫貧10戶29人,2015年脫貧12戶39人,2016年計劃脫貧174戶520人,爭取年底全村脫貧銷號。
“一定能過上好日子”
傍晚時分,張國定到屋后給羊投喂草料。他仔細地用手把食槽里的糞粒撥出,然后才倒入草料。看得出,他對自己的羊頗有感情。
“我可以一天不吃飯,但羊不能不吃。”張國定感慨說,搞養(yǎng)殖的這些年他基本沒有離開過家,出門辦事、走親戚一般不超過半天。
張國定告訴記者:“我們鹽池圈養(yǎng)灘羊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。這地方空氣干燥,羊圈內始終處于干燥狀態(tài),不容易滋生病菌。我們養(yǎng)的羊不害病,不用打針。鹽池灘羊常吃甘草、苦豆子等青草,羊肉膻味小,特別好吃。”
“政府也在嚴把灘羊的質量關,維護著鹽池灘羊的品牌,那些質量、品種有問題的羊根本進不了屠宰場。”張國定說。
今年,在國家易地扶貧項目支持下,縣里向張國定等貧困家庭補助部分資金助其蓋新房,張國定一家4口獲得了6.8萬元的補助,新建了84平方米的新磚瓦房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房子已經蓋好,兩室一廳,正在進行內部裝修,屋內已鋪上了漂亮的地板磚,洗澡間墻面貼著瓷磚,廚房正在安裝取暖設備,與城里的房子內部裝修不相上下。
對即將入住的新房,張國定滿心歡喜。“感謝政府,沒有政府資助,我自己拿不出這么多錢蓋新房。”依靠勤勞的雙手,受惠于國家的金融扶貧政策,張國定和曾記畔村其他貧困村民生活漸入佳境,“窮魔”被越趕越遠。他們脫貧過程中那柄“誠信杠桿”,也為社會提供了最可寶貴的樣本。
“貧困不可怕,有國家金融扶貧的好政策,像張國定一樣勤勞耐苦,不等不靠,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。” 王樂井鄉(xiāng)黨委書記劉廷志滿懷期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