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“扶貧”一詞熱得發(fā)燙。一說到扶貧,我們會油然想到精準扶貧,想到扶貧先扶志,還可能想到給錢給物,科技扶貧似乎未受到足夠關(guān)注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近4年我國每年農(nóng)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,累計脫貧超過5500萬人,扶貧成就可圈可點。同時應關(guān)注兩個問題,其一,這些人脫貧之后會不會返貧?其二,如果返貧該如何脫貧?
若單純給貧困戶送錢送物,他們即便暫時脫貧,恐怕也難以持續(xù)。原因很簡單,輸血只是一時,造血才可一世。提高貧困戶的造血功能,有兩個途徑很重要,一是教育扶貧,一是科技扶貧。與短時間難以見效的教育扶貧相比,科技扶貧相對更直接一些。
日前,井岡山市在全國592個貧困縣率先脫貧“摘帽”,有很多經(jīng)驗值得總結(jié)。其中,科技扶貧功不可沒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,已有20多屆科技扶貧團在井岡山地區(qū)接續(xù)參與扶貧開發(fā)。科技要素向農(nóng)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、產(chǎn)業(yè)基地等不斷注入,科技示范戶和致富帶頭人加快成長。可以說,科技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當?shù)刎毨丝诘拿\。
科技扶貧,大有可為。但在實踐中,輿論對科技扶貧的關(guān)注度似乎并不高。絕不能將扶貧簡單理解為給錢給物給項目,只講眼前效果不談未來規(guī)劃,只想省事怕麻煩。我們需要在科技扶貧上下些“笨功夫”。
科技扶貧需要時間,需要耐心。除了給貧困人口帶去資金和項目,更要帶去技術(shù)和人才。應該承認,一些貧困人口確有“懶漢思維”,但只要引導得當,激勵得力,配套措施健全,他們的精神面貌就可能煥然一新,真正實現(xiàn)脫貧。
“扶貧先扶志”,任何扶貧都離不了貧困人口以貧為羞、以甘于貧困為恥。在扶志的同時也扶智,特別是融入科技含量,讓貧困人口嘗到甜頭,體會到尊嚴,他們自然會主動擁抱科技、運用科技,在致富路上越走越歡快。從這個角度看,科技力量應該在扶貧攻堅中扮演更重要角色。
(責任編輯 :高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