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扶貧對象最好形成真干真支持、多干多支持、大干大支持等激勵效果,增強脫貧的內(nèi)生動力和穩(wěn)定性
扶貧先扶志。打消貧困群體的“等靠要”思想,提升脫貧的內(nèi)生動力,是脫貧攻堅戰(zhàn)中必須啃下的硬骨頭。
理想的脫貧戰(zhàn)略,無疑是立人。然而,過去扶貧工作中存在一些短期化行為:逢年過節(jié)看望慰問、給些米面送點牛羊,就算完成扶貧任務了。相應的,群眾也會表現(xiàn)得很“務實”:對送來的錢物興趣頗大,對技術、項目熱情不高,因為不敢有太長期的指望。久而久之,有少數(shù)群眾甚至認為,反正2020年要實現(xiàn)全部脫貧,政府總會想辦法讓大家日子好起來。
貧困戶中滋生“等著扶、躺著要”等心態(tài),首先是主觀意愿問題。長期的貧困,既能消磨人的斗志,也能鍛煉人的意志,區(qū)別在于能不能看到希望。有次在山西大寨采訪,當?shù)馗刹可钣懈杏|地說:當年的大寨,無論從自然條件、資源稟賦,還是生產(chǎn)水平、發(fā)展條件,比現(xiàn)在不少貧困地區(qū)差多了,而當?shù)厝嗣袢罕娋褪强恐约呵趧诘碾p手、肩挑背扛,創(chuàng)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。當前,一些貧困群眾喪失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精神,其實質在于沒能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轉化為奔向新希望的動力。
脫貧致富離不開自己辛勤的勞動,幸福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,但不意味著甩掉貧困包袱,就只能靠貧困群眾自己想辦法。如今我們面對的多是貧中之貧、困中之困,換句話說,這個群體在主客觀兩個方面都缺少足夠的資源,僅僅號召他們艱苦奮斗作用有限,關鍵是怎么讓他們看到希望,拉著他們跳出發(fā)展的瓶頸。
貧困戶的思想問題,需要通過發(fā)展來解決,但精準扶貧也不能忽視思想的作用,要注意采取能調(diào)動其積極性的方式。比如,可以用競爭性、合作性扶貧方式,代替平均主義的模式,對扶貧政策資源實行差異化分配,以形成你爭我趕的良性局面。在政策層面,對扶貧對象最好形成真干真支持、多干多支持、大干大支持等激勵效果,增強脫貧的內(nèi)生動力和穩(wěn)定性。
在外部幫扶和貧困戶奮斗之間形成合力,至關重要。當前,一些地方對扶貧干部提出了許多單方面的考核措施,比如“不脫貧、不脫鉤”,乃至“召回”不合格干部,對干部與群眾的良性合作構成了一定的外部壓力。然而,要想在干部和群眾之間形成“脫貧共同體”,還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來調(diào)動雙方積極性。某地結合當?shù)貙嶋H及歷史傳統(tǒng),提出支持農(nóng)民養(yǎng)驢脫貧致富,采取扶貧方與被扶貧對象共同出資的方式買驢。這下,貧困戶的積極性來了,養(yǎng)驢也精心多了,就怕萬一養(yǎng)不好,自己出的錢白搭了。利益合作式脫貧關系一旦形成,貧困戶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樣,效果明顯好很多。
脫貧攻堅是一項艱難繁重的系統(tǒng)工程,干部幫扶必不可少,卻又不能喧賓奪主。用足扶持力度,并尊重貧困群眾的自主權,才能引導他們從“要我脫貧”向“我要脫貧”轉變,徹底把“等靠要”思想從貧困群眾心中趕走。當身處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群眾上下一心、同頻振動、銳意進取,真正形成利益和情感的共同體,才能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任務。
(作者為本報山西分社記者)
原標題:在干群間形成“脫貧共同體”(一線視角)
(責任編輯 :景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