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日布老人和他的家。丁玉梅 攝
“第一,這些羊不能發(fā)放給村里的黨員干部;第二,不能將這些羊給我的親戚朋友;第三,要將這些羊發(fā)放給最困難的群眾。”這是一位藏族老黨員把自己的100只母羊,無償分發(fā)給村里的貧困戶時提出的三個要求。100只母羊是謝日布老人一半的家產(chǎn),老人的舉動,無不彰顯著他在扶貧路上決心和擔(dān)當(dāng)。
7月21日,從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鎮(zhèn),穿過幾處居民區(qū),一路向西,去往哈爾蓋鎮(zhèn)環(huán)倉休麻村謝日布老人的家。仿佛伸手就能觸碰的天空,藍的沒有一絲雜質(zhì)。馬路兩邊偶爾會看見悠閑地吃著青草的牦牛。山腳下牧戶家里生起的炊煙,讓這片延伸至天邊的草原多了一份人間的煙火氣息。
驅(qū)車17公里,踩著松軟的青草,我們看到了已等候在家門口的謝日布老人。老人的兒子去放牧了,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及小孫女。居住在草原深處,帶著茶色的眼鏡,穿著短袖運動褲,69歲的謝日布老人,看上去頗有點“閑云野鶴”的意味。
是什么動機促使老人把自己家將近一半的財產(chǎn),無償分給了村里的貧困戶?客廳里擺放著剛察縣民政和扶貧開發(fā)局給老人頒發(fā)的“扶貧幫困突出貢獻者”的獎狀。“我父親是一名黨員,他從小教育我,作為一名黨員不能自私,能幫助大家的時候,就應(yīng)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。”謝日布老人如是說道,現(xiàn)在國家出臺了精準(zhǔn)扶貧政策,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,國家下了大力氣,我作為一名黨員,這點事是應(yīng)該做的。
當(dāng)決戰(zhàn)小康社會的號角吹響,當(dāng)所有人在精準(zhǔn)扶貧的路上揮灑汗水,在剛察縣環(huán)秀草原上,謝日布老人,帶著最為樸素的想法,在全村人的脫貧路上做著他認為該做的事。
“謝日布老人的100只母羊在我們駐村干部的幫助下,分給了村里的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,每戶分得了25只。”駐村工作隊隊長旦木真昂杰說,得知了老人的做法后,村里人紛紛對老人伸出大拇指。
“瓜真切,瓜真切……”一聲聲的謝謝,訴說著李智布對謝日布老人的感激之情。25只母羊?qū)Ω辉<彝碚f并不算什么,但對李智布一家來說,這些母羊就是他們家脫貧致富的希望。
李智布三年前原本家里生活條件不差,但是母親生病后,他變賣了家里值錢的東西,還跟親戚借了很多錢。母親去世后,這幾年他通過打工也還了親戚朋友的一部分錢。
去年謝日布老人給他家送來了25只母羊,村上還通過整合51戶貧困戶的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資金,和大家簽訂合同后,以“母畜周轉(zhuǎn)”的方式,給大家購置1500余只母羊,貧困戶家里每人可以分得8只母羊。
現(xiàn)在李智布有了新盼頭,等今年十月份,這些母羊和小羊崽出欄后,他就有了收入,還完借的錢,還會有剩余的錢,脫貧沒問題。
“誰都有個難處。”熱心的謝日布老人,不管村里誰家有難,都會前去幫忙。不久前,村里東華的妻子生病了,急需用錢,謝日布老人本想給東華幾只羊,但是羊又急忙賣不出什么價錢,老人取了他跟老伴的2000元養(yǎng)老金,送到了東華的家里。
這樣的事情老人做過的還有很多。謝日布老人不僅是村民的貼心人,更是村里黨員干部的好幫手。在閑暇時間,老人還會給村里人講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給牧民仔細解讀國家的惠民政策。
如今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,“現(xiàn)在不管是民族團結(jié)方面,還是物質(zhì)生活上都越來越好了,咱們要懂得感恩。”
(責(zé)任編輯 :景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