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人靜,地處秦嶺腹地的陜西省寶雞市鳳縣西山村安然熟睡,漆黑的村莊里,村委會辦公室的燈還亮著,第一書記侯軍正趕著填寫工作臺賬。他在“主要實績”一欄中寫道:“協(xié)調安裝太陽能路燈,解決群眾夜間出行難題,實現(xiàn)本村路燈零的突破。”
對西山村群眾而言,侯軍不僅為他們帶來了照亮夜空的燈光,更點燃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之光。
要想帶著群眾干,就要了解他們在想啥
2016年11月,侯軍第一次走進西山村,這是一個省級貧困村。在鳳縣土生土長的他,看慣了秦嶺的山山水水,卻沒想到竟還有如此偏僻落后的村子:西山村地貌大致為一條路、兩道溝、四面坡,綿延八九公里,村民共有149戶、583人,其中貧困戶就有49戶、127人,不但居住分散,而且生活環(huán)境惡劣、生產條件簡陋,最窮的貧困戶年收入僅七八百元。
看到侯軍戴著眼鏡,長相清秀,模樣斯文,西山村干部群眾不禁懷疑:“扶貧攻堅這么重的擔子,這個年輕人挑得起嗎?”的確,侯軍一直在縣政府辦公室上班,對農村基層工作缺少經驗,初來乍到,有一大堆弄不懂的問題。為了盡早熟悉工作,侯軍抓緊空閑時間翻讀文件、查閱資料,學習脫貧攻堅政策和黨務管理知識。上班的第三天,侯軍發(fā)現(xiàn)村里貧困戶針對性幫扶措施不夠精準,硬是拖著一屋子干部群眾,對照各類扶貧政策文件,討論到半夜1點,才逐一制定完善精準幫扶計劃。西山村哪里開過這么扎實的會?大家雖然疲憊不堪,但都對侯軍暗自佩服。“沒想到這個三十歲出頭的小伙子能這么快接地氣兒,還能對政策活學活用,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挑起了大梁。”村黨支部書記楊勇說。
之所以能活學活用,侯軍的技巧是不但要學習理論政策,還要了解老百姓的需求。“要想帶著群眾干,首先就要了解他們在想啥。”侯軍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。
為了了解農民的生活訴求,侯軍決定挨家挨戶拜訪。西山村地廣人稀,有的人家住在路邊,尚可開車到達,有的人家住在山上,只能徒步前往。侯軍花了兩個月時間,才把全村所有人家跑了個遍。回到家里,妻子發(fā)現(xiàn)他瘦了一大圈、黑了一大截,嗔怪說:“好不容易能從農村走出來,咋又回去了。”
可是,這一圈走下來收獲也是巨大的。侯軍了解到,目前村里的貧困戶除了身體殘疾和智力殘疾的,主要就是“懶漢”了。侯軍要在這里工作三年,他制定了一個目標:一年脫貧,兩年摘帽,三年致富。他決定從改變懶漢開始,展開推進脫貧攻堅工作。
挖掉思想上的窮根,政府幫助個人奮斗
侯軍在走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有的貧困戶長期不能脫貧,不是因為沒有脫貧能力,而是因為缺乏脫貧動力。思想上不脫貧,生活上怎么能脫貧?
村民蔡忠輝以前是靠政府救助度日的五保戶,久而久之便安于現(xiàn)狀、不思進取。侯軍找上門去,坐在他的炕邊給他講政策,蔡忠輝說:“我的日子好著哩,吃得飽,穿得暖,為啥還要那么累?”侯軍一次次地被拒絕,又一次次地找上門,鼓勵蔡忠輝說:“貧困不是榮譽,活著就要有奔頭。”蔡忠輝終于被侯軍的真誠感動,不僅自己主動學習養(yǎng)蜂技術,增加了個人的收入,還積極指導其他貧困戶養(yǎng)蜂,幫助大家一起脫貧致富。蔡忠輝感慨地說:“人窮志短,侯書記一句話點醒了我,脫貧這事兒不光要靠政府,更要靠咱自己。”
光說還不夠,侯軍還組織村民代表參加中國楊凌農業(yè)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,到周邊地市觀摩其他地區(qū)產業(yè)扶貧經驗和新農村建設成果,學習新型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方向和技術。這讓走出深山的農民開闊了眼界、解放了思想,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。
村民聶生亮在甘肅省武山縣看到,當?shù)亟邓可佟⑷丝诙唷⑷司恋孛娣e少,但大棚蔬菜產業(yè)卻發(fā)展得非常好,畝產值達到3萬余元,是普通土地的10倍,“我們西山村為啥不能發(fā)展大棚蔬菜?”在聶生亮的建議下,今年3月,西山村引進大棚蔬菜種植技術,新建蔬菜大棚16座,試種早春架豆,提前15天上市,每斤能多賣2元錢。
在“走出去”的同時,侯軍還不忘“請進來”。他多次邀請農技專家來到西山村,為村民教授育種、養(yǎng)殖知識,讓村民脫貧致富既有想法也有辦法。現(xiàn)在,每當侯軍帶著專家來村里搞技術培訓時,村委會都被圍得水泄不通,就連周邊村子的村民都聞訊趕了過來。村民吳讓懷聽了村里組織的土雞養(yǎng)殖技術培訓后,覺得自家周邊環(huán)境好,非常適合發(fā)展土雞養(yǎng)殖產業(yè),在侯軍的幫助下,注冊成立秦鳳園家庭農場,養(yǎng)殖土雞3000余只,年出欄1萬余只,產品在西安市場供不應求。
合作社建成“互助圈”,口袋富了人心暖了
侯軍包抓的貧困戶張義強家中有3口人,張義強年老體衰,妻子智力殘疾,兒子智力不全,全家人僅靠種植玉米、養(yǎng)殖黃牛勉強維持生計。侯軍組織村里9戶一般家庭,對張義強進行產業(yè)幫扶、生活幫助,這樣由10戶家庭組成的互助小組,既幫助了貧困戶脫貧,也幫助了一般戶增收。張義強說:“大家?guī)臀页菔┓省⒉烧N售,還給我送來化肥、農膜、雞苗和慰問品,讓我很感動。我也要幫大家耕耕地,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。”
互助小組邁出了產業(yè)脫貧的第一步,侯軍認識到,面對全村脫貧摘帽的艱巨任務,互助小組的力量畢竟有限,只有將更多的貧困戶和一般戶組織起來,建立互助大圈,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全村貧困問題。經過反復論證,西山村摸索出“支部+農戶+合作社”的發(fā)展模式,吸納33戶貧困戶和46戶一般戶,加入蔬菜種植合作社,共計實現(xiàn)土地入股200余畝、現(xiàn)金入股13.1萬余元,年終每戶分紅6.8萬余元。隨后,西山村又成立了土蜂養(yǎng)殖合作社,把無土蜂養(yǎng)殖技術的貧困戶的蜂箱,寄存在一般戶家中,由一般戶指導貧困戶養(yǎng)殖,21戶貧困戶和20余戶一般戶通過養(yǎng)蜂,戶均年增收8000余元,貧困戶不僅得到了眼前的實惠,還學會了長期致富的本領。
最讓侯軍高興的是,西山村合作社的意義,不只在于助增收,還在于促和諧。村民在合作社里共同勞作,彼此之間交流多了、誤會少了,大家心勁兒更足了。村民老楊和老吳兩家是鄰居,曾因土地劃分紅過眼、黑過臉,矛盾積累了幾十年沒有化解。合作社成立后,兩家土地都入了股,沒有了地界,矛盾的根源也就消除了,老楊和老吳還經常一起下地干活,心里的疙瘩終于解開了,最近還結成了兒女親家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農戶提出加入合作社,西山村的“互助圈”也越畫越大。與村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的第一書記侯軍,也被村民看成了西山村的一員。他走在村里唯一一條公路上,不時被村民攔下來:“嘗嘗咱上回引進的新品種蔬菜!甜得很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