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noscript id="yy8y4"><optgroup id="yy8y4"></optgroup></noscript>
  • <small id="yy8y4"><blockquote id="yy8y4"></blockquote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yy8y4"></small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code id="yy8y4"></code></sup>
    <tr id="yy8y4"><blockquote id="yy8y4"></blockquote></tr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delect id="yy8y4"></delect></sup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/sup>
    <sup id="yy8y4"></sup>
    <tr id="yy8y4"></tr>
  •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,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,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

    聚焦中央鄉(xiāng)村工作會議
    2023穩(wěn)秋糧 奪豐收
    首頁 > 滾動資訊 > 正文

    好日子,一個都不能少——國家連片特困地區(qū)的一天

    2017年06月15日 11:43   來源:新華社   

     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題:好日子,一個都不能少——國家連片特困地區(qū)的一天

      新華社記者

      同樣的日出日落,有了不同的風景;同樣的人們,過上不一樣的日子。

      2011年底頒布的《中國農(nóng)村扶貧開發(fā)綱要(2011-2020年)》將14個連片特困地區(qū)正式列為新階段扶貧攻堅主戰(zhàn)場。2012年6月14日,國務院扶貧辦公布14個全國連片特困地區(qū)分縣名單。

      6月14日,新華社記者回訪這一片片土地,實地感受5年來的點滴變化,用文字、鏡頭實時“直播”所聞所見——

      這日子,真真切切;這日子,溫暖甜蜜。

      

      6月14日,黑龍江省龍江縣哈拉海鄉(xiāng)西里村貧困戶龍雙山趕著牛吃草。新華社記者 王建 攝

      晨曲,在“孕育”中開啟

      凌晨4點,大興安嶺南麓已現(xiàn)曙色。

      迎著第一縷陽光,龍雙山趕著兩頭大母牛,走向天際線。

      村莊的那一頭,有個很大的草甸,是天然的放牧場。

      龍雙山52歲,黑瘦精干。這位黑龍江省龍江縣哈拉海鄉(xiāng)西里村的貧困戶,妻子常年患病,失去勞動能力;前幾年哥哥患肺癌,花掉所有的積蓄,欠下外債。這兩頭牛,是全家的希望。

      為實施精準扶貧,哈拉海鄉(xiāng)實施肉牛養(yǎng)殖扶貧項目,對貧困戶實行“扶貧牛”全改良、改良牛全回收、回收牛全高價的配套扶貧措施。

      去年5月,縣、鄉(xiāng)兩級共補助1萬元,龍雙山自籌6000元購買了這兩頭母牛。根據(jù)協(xié)議,這兩頭母牛產(chǎn)下的改良和牛犢飼養(yǎng)6個月,將以每斤18元的價格,賣給龍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。

      兩頭母牛步子一天比一天沉緩,讓龍雙山喜在心里,它們都已受孕,下個月就要產(chǎn)下小牛犢了。

      草甸上,青青小草帶著露水。藍天白云下,兩頭牛吃著草,清晰傳來扯斷草根的聲音。

      龍雙山給記者算賬:一頭犢牛飼養(yǎng)6個月,可長約400斤,能賣7200元,扣除養(yǎng)殖成本,一頭犢牛凈賺5000元;家中23畝地一年收入6000多元;妻子還享有低保,每年2000元。一年的主要收入將達1.8萬元。

      “有政府的幫助,脫貧一定有希望。”龍雙山說。

      

      6月14日,河北省阜平縣砂窩鄉(xiāng)林當溝村村民張曉量在溫棚采摘食用菌。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

      千里之外,太行山區(qū)。

      早上7點,村民在河北阜平縣現(xiàn)代食用菌核心園區(qū)開始新的一天。

      “你們4個去大棚間苗,剩下的到這個棚來摘蘑菇。”張曉量給雇的日工們安排完工作后,也鉆到大棚里摘起蘑菇。

      張曉量是砂窩鄉(xiāng)林當溝村人,去年租種蘑菇大棚成功脫貧,今年當起了“小老板”。

      張曉量說,眼下正是蘑菇采摘旺季,從早上7點開始,直到第二天凌晨,要一遍遍不停地采摘、分揀,采摘不及時的話,好蘑菇就會成為次等品。

      1個小時過去了,大棚內(nèi)的蘑菇已經(jīng)被采摘一遍。記者數(shù)了數(shù),裝滿了20多個塑料筐。“這些能賣1000多塊錢。”張曉量說。

      去年,阜平縣號召貧困戶種蘑菇脫貧,由龍頭企業(yè)提供培植蘑菇的菌棒,產(chǎn)出的蘑菇由企業(yè)以保護價收購,農(nóng)戶只需按要求種植、采摘,基本穩(wěn)賺不賠。懷著試試看的心情,張曉量開始包棚種蘑菇。

      “去年兩個棚掙了4萬多元,年底就脫貧了。”張曉量說,今年他有3.5個棚,估計能分到10萬元以上。

      “鄉(xiāng)親們明白,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,政府政策這么好,提供貸款,還提供技術,只要勤快點,就能脫貧。”張曉量說。

      

      6月14日,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(xiāng)杜槐村麻鴨養(yǎng)殖基地,甘平安正在放養(yǎng)麻鴨。新華社發(fā)

      喜悅,從鄉(xiāng)土中捧出

      大別山區(qū),河南省光山縣杜槐村。

      這一天,吃過早飯,貧困戶匡自明夫婦像往常一樣,來到村里的麻鴨基地上班。匡自明打開麻鴨蛋倉庫,整理庫房;妻子梁光枝換上衣服,卷起袖子熟練地淘洗鴨蛋……

      麻鴨基地老板叫甘平安,以前在廣州做服裝生意,2008年,在縣招商引資政策吸引下,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    “我嘗過貧窮的滋味,現(xiàn)在有錢了,不能忘了鄉(xiāng)親。”甘平安回鄉(xiāng)后成立了林茶專業(yè)合作社。去年初,辦起了麻鴨養(yǎng)殖基地,養(yǎng)殖麻鴨5萬余只,雇請了400多名當?shù)刎毨罕姟?/p>

      2015年,53歲的匡自明突發(fā)腦中風偏癱,生活陷入困境,成為貧困戶。2016年,甘平安讓匡自明擔任倉庫保管員,讓他妻子做麻鴨蛋加工員,兩人每月有五六千元收入,快速實現(xiàn)脫貧。

      這些年,縣里建立了科技人員對接聯(lián)系制度,為甘平安及時提供農(nóng)業(yè)技術和信息咨詢服務;通過縣級小微企業(yè)信貸風險補償資金,減少其企業(yè)抵押貸款負擔。甘平安越做越順,已帶動各村4200戶、1.2萬人從事麻鴨養(yǎng)殖業(yè),產(chǎn)品遠銷廣東、福建等18個省。

      以赤子之心回報故土、留住鄉(xiāng)愁的,不只是甘平安。

      

      這是6月14日拍攝的寧夏西吉縣龍王壩村一景。新華社記者 李然攝

      14日清晨,龍王壩村從寧靜中醒來。保潔員董蓮花開始打掃村道,民宿業(yè)主李紅紅正在為周末的游客準備房間……

      龍王壩村位于寧夏西吉縣,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(qū)的核心區(qū)。

      2010年開始,村里大學生焦建鵬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在政府農(nóng)牧、旅游、林業(yè)等部門政策、資金扶持下,發(fā)展起林下養(yǎng)殖,建設了生態(tài)餐廳,成立了旅游公司,把龍王壩村打造成寧夏著名旅游鄉(xiāng)村,年接待游客量超過10萬人次。

      當天,焦建鵬正在貴州參加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培訓,得知記者來到龍王壩村采訪,熱情通過微信為記者作“遠程導游”,盡地主之誼。

      “建議你上山頂?shù)母G洞賓館看看,那里視野最好了。村里的油牡丹也已經(jīng)開花了……”

      窯洞賓館、休閑餐廳、兒童娛樂、采摘大棚、農(nóng)家民宿從高到低依次沿著山坡排開;遠處旱塬上的梯田已經(jīng)退耕,昔日裸露的黃土全被綠色植物覆蓋;村里民宿一條街上,硬化道路干凈整潔,花香四溢……

      中午剛過,游客就多了起來。

      “龍王壩村改變了西海固惡劣的環(huán)境,保留了旱塬的文化和鄉(xiāng)愁。”來自銀川的一位游客感嘆。

      村民角色也隨之轉換:年輕人開民宿、做服務員,老年人當保潔、開商店……2015年,龍王壩村人均純收入達到9200元,成功脫貧。

      贠亞莉從西吉縣職業(yè)技術學院畢業(yè)后回到村里從事餐飲業(yè)。“只要好好干,相信在村子里也可以當白領。”她對記者說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在新疆巴楚縣英吾斯塘鄉(xiāng),玉素甫·熱合曼在自家瓜地勞作。新華社記者 孫少雄 攝

      收獲,“穿越”時空而至

     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,巴楚縣英吾斯塘鄉(xiāng)。

      為避開灼人的沙漠烈日,年輕的維吾爾族小伙玉素甫·熱合曼一大早走向自家瓜地。

      碧綠的瓜地旁不到百米,便是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。

      玉素甫·熱合曼種的,是獨有的庫克拜熱甜瓜,通體翠綠,口感香甜。2016年,上海援疆指揮部聯(lián)合當?shù)卣?打造訂單農(nóng)業(yè),通過主流電商平臺把甜瓜銷往全國。庫克拜熱甜瓜有了新名字——留香瓜。

      走進瓜地,玉素甫·熱合曼一雙手靈活地游走于藤蔓間,像老中醫(yī)在瓜田里“號脈”,發(fā)現(xiàn)長勢不好的瓜莖就輕輕掐斷。

      “過去我們種瓜只是澆水、施肥,然后什么都不管了,結果瓜大的大、小的小,甜度也不一樣。加入電商后,專家教我們怎么除草、弄蔓、打蟲、翻面……”玉素甫·熱合曼說,“原先,我們的瓜用毛驢車拉到巴扎(集市)上賣,現(xiàn)在是讓全國人品嘗,必須精細。”

      留香瓜采用分段式冷鏈方式銷售,空運到全國各地機場后立刻送入冷庫,然后配送,從田間到舌尖只要48個小時。

      “去年,我把12畝瓜投入電商,每畝賣到2000多塊錢,是過去的兩倍多,脫貧了。”玉素甫·熱合曼蓋了新房,換了智能手機。“我現(xiàn)在每天打開手機,習慣性上網(wǎng)店查查甜瓜的訂單量,看到網(wǎng)友的好評,我會興奮一整天。”

      上海援疆干部嚴布衣介紹,他們正幫助建設更多大棚,把留香瓜的成熟期提高到一年兩季,帶動更多瓜農(nóng)脫貧。

      正午時分,玉素甫·熱合曼離開瓜地,來到村里的電商服務點避暑,和“瓜友”聊天,“扎進”網(wǎng)店里。

      “今年瓜熟后,我就娶你。”玉素甫·熱合曼在電話里對女友作出最甜的承諾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八臘瑤族鄉(xiāng)五福村農(nóng)民房文軍趕赴村里的“空店”。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

      數(shù)千公里外的廣西,連接貧困村和城市社區(qū)間的“空店”正在運行。

      “空店”,就是在貧困村和城市社區(qū)間架起的空中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是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科技廳、天峨縣政府與一家農(nóng)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的精準扶貧模式:整合農(nóng)村零散優(yōu)質農(nóng)產(chǎn)品資源,在村級設立交易點收購,通過線上、線下銷售給城市社區(qū)居民。

      記者來到天峨縣八臘瑤族鄉(xiāng)五福村。上午10點半,設在村部的“空店”收購網(wǎng)點開始熱鬧起來,陸續(xù)有百姓送來自產(chǎn)“土貨”。

      47歲的房文軍小心翼翼地從籃筐里掏出49枚土雞蛋、一袋飯豆和一袋豌豆。工作人員逐一稱重后順利成交,房文軍在一本交易記錄冊上簽名,按上紅手印,接過錢。他高興地說:“這些土產(chǎn)家里吃不完,在這里賣比一般市場價還高,這次又得了150塊錢!”

      房文軍是貧困戶,兩個女兒上大學,一個兒子在縣城讀高中,花費很大。村里交通不便,以前賣點東西換錢,還要用背簍背、用竹筐挑,算上往返交通費,掙不來幾個錢。“現(xiàn)在有了‘空店’,在家門口就可以賣錢了。”房文軍說。

      土雞蛋、山茶油、菜油、臘肉、豌豆……去年5月以來,房文軍通過“空店”,有了近2萬元現(xiàn)金收入。

      去年10月,房文軍從農(nóng)信社申請到5萬元小額貸款,與人合伙買了臺榨油機,幫村民榨山茶油賣給“空店”。

      “城里人喜歡啥‘土貨’,我就做啥。”房文軍說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板萬夢想家小學,校長李榮獻和孩子們一起在操場上打籃球。新華社發(fā)(劉朝富 攝)

      希望,在興教中升騰

      上下課的鈴聲、誦讀聲、歡笑打鬧聲……校長李榮獻在這個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(qū)的鄉(xiāng)村小學,整整待了27年。

      這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板萬夢想家小學。

      當天上午,李榮獻給一年級孩子們上的語文課是《咕咚》。他先用多媒體設備給孩子們放了一段動畫片教學視頻,片子里被“咕咚”聲嚇得到處跑的兔子、狐貍引發(fā)了孩子們的陣陣笑聲……

      2014年以后,學校實現(xiàn)了數(shù)字終端設備和網(wǎng)絡設備“班班通”,娃兒們在輕松歡笑中學習,老師們通過網(wǎng)絡下載使用全國各地優(yōu)質教學資源,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。

      午飯時間到了,老師和學生們來到專用食堂,吃“三菜一湯”的營養(yǎng)午餐。

      “去年縣里撥款對學校進行了改擴建。以前孩子們中午只能蹲在操場邊吃自帶的黃豆拌飯;外地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,晚上還得在教室里睡覺,現(xiàn)在每人有單獨的宿舍;以前實驗器材和課外書沒地方放,現(xiàn)在有了專門的實驗室和閱覽室……”李榮獻介紹。

      最讓他欣慰的是,國家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大力扶持,讓許多家長意識到讀書能改變家庭命運。板萬夢想家小學2011屆的23個畢業(yè)生今年有15個參加高考,“這是畢業(yè)人數(shù)最少的一屆,卻是參考人數(shù)最多的一屆”。

      5年來,板萬村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保持在100%,5年前不到60%的學前教育入學率今年也達到了90%。

      “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上高中、上大學,這是我當年來到這里教書時最大的夢想,現(xiàn)在覺得不難了。”李榮獻說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在云南省昭通市職教園,學生正在上課。新華社發(fā)

      6月,畢業(yè)生離校的時間越來越近。云南昭通市職教園,低年級的學生在教室里正認真聽老師授課,高年級學生則在準備實習前的各種考試……

      這是廣東省第五扶貧工作組帶給當?shù)芈毥痰淖兓?/p>

      2016年10月,廣東省第五扶貧工作組來到昭通后,對全市貧困情況進行了全面“摸底”,了解到全市111.95萬貧困人口中,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.1%,貧困的代際傳遞十分明顯。

      “貧困的根本是教育搞不上去,要在教育上下功夫。”廣東第五扶貧工作組組長、昭通市副市長鄧浩全表示。

      從今年起,一種“0+3”(3年均在廣東學習)和“2.5+0.5”(在昭通當?shù)貙W習兩年半,在廣東學習半年)的創(chuàng)新職業(yè)教育模式在昭通推行。今年還計劃安排2000余名本地初中畢業(yè)生去東莞接受職業(yè)教育,免除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費,并補助生活費。

      崔萬敏就是其中的一員。她初中畢業(yè)后選擇到昭通市財校學習學前教育,這幾天她都在忙著準備“六項技能考核”。

      “我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(yè)。今年8月,學校安排我去昆明的幼兒園實習1年。我對自己的未來很有信心。”她對記者說。

       

      拼版照片:上圖為6月14日,重慶市城口縣縣委辦干部、被選派到北坡村擔任“第一書記”的龐啟淵從一處絕壁上開鑿的騾馬道上走過;下圖為6月14日,龐啟淵(右)與一名村民在溝通山地雞養(yǎng)殖的實施條件。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

      改變,胸懷“愚公”之志

      “抬頭一線天,巖壁似斧劈”——通往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區(qū)腹地重慶市城口縣北坡村之路,極為險峻。

      14日大清早,龐啟淵換上膠鞋,趕往北坡村。2015年8月,這位重慶市城口縣縣委辦干部,被選派到北坡村擔任“第一書記”。

      記者跟著龐啟淵在崎嶇山路步行幾個小時,到達北坡村。

      貧困戶簡文貴向記者亮出了自制的筍竹烘干架。

      簡文貴患有塵肺病,無法從事重體力活。而今,他將2元一斤的鮮筍竹烘干后賣到30元一斤。

      “這是龐書記出的點子。”簡文貴很是感激。

      隨后,龐啟淵又來到村民何立強家的花菇架察看。為幫助鄉(xiāng)親們就近獲得產(chǎn)業(yè)收入,北坡村引進了花菇種植,由鄉(xiāng)政府、合作社、貧困戶三方協(xié)作,花菇菌袋購買享受貼息貸款,每建一個花菇棚補助貧困戶1500元。

      “龐書記講明白了政策,我們有錢賺,今年我還要再種4棚。”何立強對記者說。

      記者和龐啟淵又來到深度貧困戶集中搬遷點。點上已建成的13套新房正在進行最后的內(nèi)部裝修,再有一個月就可以入住。

      “我們想將移民點打造成一個森林人家,要讓貧困戶斷窮根、鼓腰包。”龐啟淵說。

      這是龐啟淵這位“膠鞋書記”的尋常一天。他表示,村里脫貧攻堅任務很艱巨,但是看到村民生活天天向好,再累也甘心。

       

      拼版照片:上圖為6月14日航拍的湖北十堰鄖西縣坎子山村的進村公路;下圖為6月14日,坎子山村村支書魏登殿(右)在查看進村公路建設情況。新華社發(fā)(熊琦攝)

      “斷窮根、鼓腰包”——老支書魏登殿為此奔波了40多年。

      他是湖北十堰鄖西縣坎子山村村支書。當?shù)睾0?700多米,九分石頭一分土,400多戶居民零星散落在各個山間。

      經(jīng)過近40年努力,魏登殿率領大伙兒在絕壁上鑿出35公里出山路,被百姓稱作活“愚公”。為了讓村民錢包鼓起來,這幾年,老支書又干了漂亮的一票:在村里建起了玉米加工廠。

      臨近中午,記者來到了加工廠。

      坎子山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好,種出來的土豆、玉米品質高,產(chǎn)出的馬頭羊、高山蔬菜在鄂西北很有名。建成玉米加工廠后,原本市場價每斤0.8元的玉米,做成玉米糝可賣到4元一斤。

      “不僅提升了附加值,還能解決村里一部分貧困戶的就業(yè)問題。”魏登殿說。

      談到坎子山村的未來,他計劃依托資源優(yōu)勢,發(fā)展畜牧產(chǎn)業(yè)和深加工,做大做強“坎子山牌”農(nóng)產(chǎn)品。還想利用環(huán)境優(yōu)勢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,坎子山村風景獨特,這些年,每逢周末節(jié)假日,進村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。

      “全村85戶貧困戶脫貧不成問題。”魏登殿信心滿滿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(zhèn)大橋古嶂新村村民陳星宇(右)一家三口吃晚飯。陳星宇出生在羅坳鎮(zhèn)大橋村深山里,祖祖輩輩都沒搬離過土坯房。2015年2月,享受深山移民搬遷政策,陳星宇一家住進了于都縣上歐工業(yè)園移民安置小區(qū)三房兩廳的精裝房里,有電有水有網(wǎng)。新華社發(fā)(王濰攝)

      溫暖,燈火照亮山村

      下午6點30分,夜幕降臨。

      52歲的陳星宇騎著電動車,穿過江西省于都縣羅坳鎮(zhèn)大橋古嶂新村的水泥路,下班回家。

      陳星宇走進家門,妻子和女兒正在廚房里忙碌著。

      “今天吃什么啊?”

      “有葷有素,四菜一湯。”

      這種城里“上班族”般的生活,兩年前的陳星宇無法想象。

      陳星宇出生在于都縣羅坳鎮(zhèn)大橋村深山里,祖祖輩輩都沒搬離過土坯房。2015年2月,享受深山移民搬遷政策,陳星宇一家住進了于都縣上歐工業(yè)園移民安置小區(qū)三房兩廳的精裝房里,有電有水有網(wǎng)。

      搬遷后,在政府幫助下,妻子在工業(yè)園區(qū)找到了工作,上個月她領了3100多元,沒有了生活壓力。

      “現(xiàn)在小區(qū)環(huán)境這么好,我每天早晚都在小區(qū)里散散步,鍛煉身體。”陳星宇很是怡然。

       

      6月14日,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汶水鎮(zhèn)銅廠溝村村民蘇取強(左一)一家在新居內(nèi)看電視。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

      此刻,西南大涼山深處,星光點點,靜謐安寧。

    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汶水鎮(zhèn)銅廠溝村,村民蘇取強家。

      晚飯后,3個孩子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。妻子吉拿爾子在為孩子們準備第二天的早飯,她把電飯煲擦洗干凈,淘好大米,按下預約定時鍵;然后,找出一件件臟衣服,放進洗衣機里……

      他們告訴記者,這樣的夜晚,像做夢一樣。

      去年這個時候,他們一家人還住在高山上的土坯房里,屋子中間架一口鍋做飯,一生火滿屋子都是嗆人的煙。一到夜晚,寂無人聲。

      蘇取強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(qū)易地扶貧搬遷受惠貧困戶之一。貧困戶戶均自籌不超過1萬元,就能搬進新家園。蘇取強的新家有120多平方米,兩層小樓,有獨立的衛(wèi)生間、廚房。

      第一次看上電視,第一次用上洗衣機,第一次學會用電飯煲做飯……搬進新家4個多月,蘇取強一家經(jīng)歷了太多的“第一次”。

      為確保群眾“搬得出、穩(wěn)得住、有保障、能致富”,村干部帶領大家廣種核桃、芭蕉芋,規(guī)劃發(fā)展養(yǎng)殖產(chǎn)業(yè),村民增收渠道明顯增多,村民人均年收入從搬遷前的2300元提高到了現(xiàn)在的4500元。

      “以前住在高山上,娃娃們下山上學要走10多公里,一來一回要4個多小時,現(xiàn)在學校離新家近,走過去10多分鐘就到了。”吉拿爾子很是開心。

      夜色更濃。新村燈火通明,輝映星光。

      這燈火,很亮很亮,很暖很暖。(執(zhí)筆記者:廖翊;參與采寫記者:王建、范世輝、宋曉東、張亮、孫少雄、何偉、潘德鑫、楊靜、趙小帥、李偉、潘曉菁、董小紅)


    (責任編輯 :高原)

    分享到:
    35.1K
    Close
  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
    <noscript id="yy8y4"><optgroup id="yy8y4"></optgroup></noscript>
  • <small id="yy8y4"><blockquote id="yy8y4"></blockquote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yy8y4"></small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code id="yy8y4"></code></sup>
    <tr id="yy8y4"><blockquote id="yy8y4"></blockquote></tr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delect id="yy8y4"></delect></sup>
  • <sup id="yy8y4"></sup>
    <sup id="yy8y4"></sup>
    <tr id="yy8y4"></t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