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“脫貧”、2016年“脫單”,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(zhèn)十八洞村昔日的特困戶龍先蘭,如今已是有了“港灣”的養(yǎng)蜂能手。回首這兩年年年“邁臺階”的日子,轉頭看了看媳婦吳滿金,龍先蘭不禁放聲唱起了苗歌。
讓龍先蘭記憶猶新的是,2013年11月3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,首次提出“精準扶貧”思想。聽聞這個消息后,在浙江從事機械加工工作、早已厭倦漂泊生活的他,最終選擇踏上了返鄉(xiāng)列車。
在十八洞村,“老樹發(fā)新枝”的不只是龍先蘭一戶。三年多來,“精準扶貧”在這里落地生根、茁壯成長。如今,入村的山道已鋪上了瀝青,村子里很多老房子都搞了翻新,房前屋后鋪上了石板路,家里也通上了自來水和網絡……村里的542個貧困人口,已有533人摘下了貧困帽。
在2014年和2015年相繼脫貧103萬、124萬的基礎上,湖南省在2016年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(zhàn),在這一年,全省1053個貧困村相繼脫貧出列,共計減少貧困人口125萬。立扶貧潮頭,得風氣之先。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的湖南全面扶貧攻堅,逐漸“趟”出了“湘味”。
湖南省委、省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,大力推動精準扶貧工作。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對象,進行兜底保障“全覆蓋”,同時將其納入資產收益扶貧項目;對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,實施產業(yè)培育“強支撐”,夯實“四跟四走”;對缺乏資金的貧困農戶,著力危房改造強補貼,同時聚焦“融資難、融資貴”,投放“無抵押、無擔保、基準利率”小額信貸;狙擊貧困代際傳遞,加強教育扶貧幫扶;探索形成“114”,積累勞務協(xié)作脫貧新經驗。
“精準扶貧”,貴在精準,成敗在于精準。對此,湖南全省上下建立貧困退出機制,動態(tài)調整貧困人口;組織建檔立卡“回頭看”、進行數據“清洗”與修正;推進“掛圖作業(yè)”,按圖消號,規(guī)范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……同時,緊盯假脫貧、數字脫貧。
不摘“窮帽”摘“官帽”,全省上下層層簽訂責任書,立下軍令狀,壓緊壓實脫貧攻堅主抓主體責任。
扶貧攻堅再加碼。2016年,湖南省扶貧部門增加人員編制600多名,鄉(xiāng)鎮(zhèn)增設扶貧工作站700多個,增加工作人員1500余人。同時,全省動員社會各方參與,引導“三社”力量幫扶1.6萬貧困農戶,開展“萬企幫萬村”工程、萬名學生“一家一”助學就業(yè)工程、萬名貧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。
(責任編輯 :高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