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圖:張芳曼
新年前夕,國家主席習近平發(fā)表2017年新年賀詞:“新年之際,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,他們吃得怎么樣、住得怎么樣,能不能過好新年、過好春節(jié)。”
近日,本報記者深入基層,看到了困難群眾的生活情況和過年準備,聽到了他們的脫貧故事。
——編 者
問
吃得怎么樣
過去就盼著葷腥,如今更中意青菜
離過年還有段時間,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(xiāng)神山村的貧困戶張成德家,卻早早地掛起了一串串臘肉。
張成德已年過六旬,他和老伴彭夏英身體都不好,缺乏勞動能力。2016年初,市里往村里派來了“第一書記”,張成德家也多了一門“親戚”——結對幫扶干部。“第一書記”和市、縣、鄉(xiāng)三級干部組成的扶貧工作組,籌集了產業(yè)幫扶資金2.2萬元,幫助張成德入股了黃桃及茶葉種植基地,頭三年按本金的15%分紅,第四年按20%,第五年以后按30%;同時,還幫張成德養(yǎng)了35只黑山羊。
從農民變身“股東”,張成德老兩口的日子寬裕些了。今年,倆兒子久違地一起回家過年,彭夏英樂不可支,早早就花500元買回了第一批年貨。
“過年吃啥?有臘肉,有自家養(yǎng)的土雞,再準備一頭羊、幾條活魚,再買點新鮮豬肉包餃子。”彭夏英說。“每人再買套新衣裳。”張成德在一旁補充道。
同樣是為了過個好年,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的村民郭連兵,專門準備了一頭膘肥體壯的年豬,打算讓家人大飽口福。
“以前我們種小麥和洋芋,靠天吃飯,賺不了啥錢。”郭連兵說,3年前,他轉而種起了百合,并租下了山間的土地進行苗木培育,“單算種樹,每畝地每年就有8000多元的收入。”
貴州省遵義市楓香鎮(zhèn)花茂村的王治強,過年卻想吃點素的。“原來家里窮,幾個姊妹都盼著過年吃頓葷腥。現(xiàn)在天天有魚有肉,卻偏偏中意房前種的幾棵青菜。”
17歲就外出打工討生活的王治強,如今已回到故鄉(xiāng),成為“紅色之家”農家樂的主人。花茂村旁邊就是茍壩會議會址,隨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,紅色旅游資源得到了開發(fā),游客紛至沓來。“春節(jié)不準備接待客人了。”王治強說,“忙了一整年,錢賺得足夠了,過年好好歇一歇。”
問
住得怎么樣
陰潮土坯房,搬出;透亮磚瓦房,入住
張成德的兩個兒子早早回家過年,其實還另有“隱情”。原來,倆兒子合建了一座新房,這些天正忙著裝修。“他倆都沒娶老婆呢。”張成德說,“房子蓋起來了,就好找些了。”
張成德自己所住的土坯房,也在扶貧工作組及相關政策的幫扶之下,完成了危舊房砌體加固。
蓋新房、修新路,在井岡山市神山村已不是新鮮事。在扶貧工作組的統(tǒng)籌之下,神山村危舊房、泥巴路的改造不只著眼于一家一戶,更著眼于全域旅游、全域產業(yè)、全域交通等,進行通盤規(guī)劃,使散落周邊的雙龍?zhí)丁⑺煻础⒓t軍藥庫、紅軍練兵場等綠色資源、紅色資源“串珠成鏈”。
定西市元古堆村的馬海龍還記得,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村時,自己和爺爺馬崗尚住在狹小、簡陋的土坯房里。4年之后的今天,門前馬路修好了,新房子蓋起來了,自來水通了,院落也煥然一新了,馬海龍家已變化得讓人認不出來。
2015年5月,元古堆村三社的華鵬飛和愛人搬到了嶄新的安置房。“吃水、做飯、出門,啥都方便,住得很舒服。”華鵬飛說。
在遵義市花茂村,自2013年實施“四在農家·美麗鄉(xiāng)村”項目建設以來,村里的面貌也有了很大變化。“財政、社會、群眾多渠道投資約2.4億元,累計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棟,新硬化道路5公里,建成了陶藝文化創(chuàng)意一條街。”村支書潘克剛介紹說。
在路、水、電、訊等基礎條件得到改善的同時,舊式磚瓦、草木山水,也得到了傳承、保護。走進現(xiàn)在的花茂,村子背山臨水、恬淡秀美,亭臺樓閣、假山游園相映成趣。每戶人家都是黔北民居的風格,自成院落,干凈整潔。道路兩旁、門前屋后,村民們遍植枇杷、桂花,為村子增添了綠意和生機。
“以前住的是什么?杈杈屋、土坯房!一年到頭,又陰又潮,一遇雨天,要在地下擺幾個盆盆罐罐。”74歲的母光榮老人說,“再看現(xiàn)在這房子,這模樣都是有本地特色的,還寬敞透亮,再添幾口人也都住得下。按城里人的說法,這就是‘別墅’啊。”
問
能不能過好年
土特產賣得歡,買年貨不差錢
1月2日,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(zhèn)駱駝灣村,洋溢著節(jié)日氣氛。新修的街道寬闊整潔,新建的民居錯落有致,文化活動廣場上,村民們悠然地活動筋骨。滿載著米、面、菜等生活用品的三輪車一進村,村民們便圍攏過來,挑選購買。經過4年攻堅,阜平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長到5815元,貧困人口由2014年初建檔立卡時的10.81萬人下降到6.08萬人。預計到2018年,將實現(xiàn)全縣脫貧。
“今年不差錢。”張成德的老伴彭夏英說,“要過個紅紅火火團圓年。”
利用張成德家改造后的房屋,井岡山市神山村的扶貧工作組幫他家搞起了農家樂。南瓜、紅軍菜、馬齒莧,這些土產都成了游人的盤中餐,帶來了收入。“竹籃、竹簍、竹筷子,筍干、木耳、地瓜干,件件都是搶手貨,有時候還不夠賣嘞。”張成德笑著說,股金分紅3300元,賣羊收入2萬多元,農家樂和竹制品銷售等收入近2萬元,他們不只過年不差錢,連支持兒子裝修房子,也有底了。
曹幫伍一家,是遵義市花茂村60多戶貧困戶之一。村支書潘克剛為曹幫伍的兒子找了一份餐廳傳菜的工作,包吃包住,一個月工資有1950元。春節(jié)將近,曹幫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年貨。“院里這頭年豬,是潘支書送來的,280多斤,可以熏臘肉、灌血腸。”曹幫伍說,“2016年我家摘了貧困帽,是個大喜事,過年得多整幾樣菜,慶祝慶祝。”
定西市元古堆村的馬崗、馬海龍爺孫倆,也準備過個好年。年過八旬的馬崗,每季度能領1890元的一類低保補貼。
2016年以來,民政部會同中央財政下?lián)?016年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、醫(yī)療救助補助資金1529億元,較上年增加174億元,并預撥2017年補助資金903.8億元。
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(zhèn)十八洞村昔日的特困戶龍先蘭,如今已是知名的養(yǎng)蜂專業(yè)戶。
2014年,靠著小額貸款,龍先蘭買來了4箱蜜蜂,踏踏實實學起了養(yǎng)蜂。2016年,家里的蜂蜜豐產了,駐村干部又幫他在微信上賣起了蜂蜜。100多斤蜂蜜,能賣到150元一斤。僅靠著蜂蜜,龍先蘭就賺了將近2萬多元。摘掉了貧困帽的龍先蘭,對于來年滿懷憧憬:“現(xiàn)在合作社養(yǎng)了100多箱蜜蜂。等開春,準備再養(yǎng)30箱。”
扶貧再加勁。2016年,20個省份省級扶貧部門增加機構編制。國務院扶貧開發(fā)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中,有17個成立了部門扶貧領導小組,18個設立了扶貧辦,其他部門也指定了專門司局負責扶貧工作。
(綜合本報記者劉念、吳齊強、張志鋒、郝迎燦、柴秋實、顏珂、顧仲陽、潘躍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