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徐書記,快到家里來坐,我們家能夠住上新房,你費了不少心思,我是知道的哦。”10月28日,徐波來到武隆縣廟埡鄉(xiāng)雙橋村楊才仲的家里時,楊才仲連忙放下手里的一紅薯篼,給徐波端來了板凳,并招呼家人給徐波端來熱騰騰的開水,像迎接自己親人一樣。楊才仲對徐波的這份情,還得從他居住的房屋說起。
安居
為貧困戶代建擔保
2014年,扶貧攻堅戰(zhàn)序幕拉開后,徐波作為武隆縣人社局的選派干部被分配到廟埡鄉(xiāng)的市級貧困村——雙橋村擔任第一書記,他知道這是組織的信任,也是扶貧工作的需要。徐波毫不猶豫背起背包,來到雙橋村,長期住在雙橋村,把雙橋村當成了自己的家。
為了搞好扶貧工作,徐波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貧困戶摸底。他在當時的任山村支書的帶領下,走訪了所有的貧困戶。初到楊才仲的家里,他感到十分心酸。他看到楊才仲住的土坯房破舊不堪,墻上已經(jīng)有了裂縫,透過裂縫可直接見到屋外的“風景”。那天正下著雨,屋里四處都在漏雨,屋頂一個地方有個大窟窿,渾濁的雨水直接從墻上沖下來,讓人擔心房子隨時都有可能垮塌。
看到這個情景,徐波知道解決貧困戶住宿,是應該解決的第一件大事。第二天,經(jīng)過走訪調研,他了解到全村象老楊這樣急需解決住房的貧困戶有6家。雖然政府給予了生態(tài)扶貧搬遷每人1萬元和D級危房改造每戶2.1萬元的扶持政策,但,必須是先建后補。可貧困戶哪來這么多資金先建好房呢?
為了解決這個難題,徐波向鄉(xiāng)黨委進行了匯報,他積極爭取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和縣人社局黨組的重視和支持,最后落實了資金渠道問題,但按照要求,必須是貧困戶先建房后付款。貧困戶的錢又從哪里來呢?于是通過“代建模式”解決了這個難題。代建房屋,工程隊需要人來擔保,誰來擔保呢?徐波對工程隊負責人說:“政府給你們擔保,我也為代建擔保,你們放心修建就是。”有人擔保,工程隊代建房屋就十分放心了。只要他們把房屋建好后通過了驗收,就立即給他們付款。就這樣,通過這種“代建模式”,幾個月后,楊才仲等6戶貧困戶終于實現(xiàn)了夢寐以求的新房夢!
“我們屋頭能住上新房子,全靠徐書記呀,這個人硬是個好同志!還經(jīng)常來看我們呢!”聽著老楊的夸獎,徐波感到無比的欣慰!
樂業(yè)
貧困村摘下“貧困帽”
告別了城市的繁華,每日與大山打交道,與貧困戶打交道,徐波這個第一書記,從來沒有感到寂寞。崎嶇的鄉(xiāng)村小路,泥濘的田間地頭,一來二去,雙橋村1399名老百姓與他結下了難解的情愫,雙橋村的百姓把徐波當成了他們的“家長”。
“徐書記,我們修房子扯了幾回了,都扯不下火,想喊你來,裁決一下耶!”
“徐書記,楊波家的情況確實很具體,看他的條件能不能解決低保呢?”
“哎!徐書記!你看我們村的長遠規(guī)劃啷個整呀,平時你又沒得空,又趁周末幾個坐攏來商量邁?”
為了解決村里的矛盾糾紛,為了解決村里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尋找精準扶貧的路子,徐波走遍了全村,全村7個農業(yè)社的每一寸土地他都很熟悉,每個貧困戶他都了如指掌。他說:“脫貧攻堅僅僅解決老百姓有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是不夠的,如何帶領他們找到一條脫貧奔小康的路子,是我這個‘家長’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。”
為了摘下貧困村的帽子,他潛下心來,與廟埡鄉(xiāng)黨委政府一起,與縣人社局牽頭的廟埡鄉(xiāng)對口扶貧集團的各個成員單位一起,共同想辦法,謀路子。他主持召開了一次次村社干部討論會,一場場院壩民意會。通過一顆顆心與心的交流,終于濺起了思維的火花,尋求到了雙橋村走上“生態(tài)農業(yè)強村、鄉(xiāng)村旅游富民”的發(fā)展之路。三年內,該村投入資金1000萬元升級改造水、電、路、通訊等基礎設施,為發(fā)展特色產(chǎn)業(yè)和鄉(xiāng)村旅游夯實了基礎。通過“公司+微型企業(yè)+農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,建好了“羊—沼—果”和“豬—沼—菜”兩大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農業(yè)示范基地,也為貧困戶脫貧找到了門路。該村還以廟雪路為主線,串連起廟埡場鎮(zhèn)至天寶寨通往涪陵的公路,打開了廟埡的西大門,把雙橋村打造成為“春賞花,夏避暑,秋摘果,冬觀雪”的休閑養(yǎng)生體驗園即將成為現(xiàn)實。而今,雙橋村的百姓已經(jīng)越過了脫貧線,摘掉了“貧窮帽”。在第一書記徐波的帶領下,雙橋村的奮斗目標是:力爭用3年時間成功打造全縣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農業(yè)示范村和鄉(xiāng)村旅游特色村!
欣慰
辛勞換得雙橋煥然一新
徐波長時間住在雙橋村,讓雙橋村的百姓迷惑不解。有一天,一個百姓問他:“徐書記,你有家嗎?”徐波笑著說:“有呀,雙橋就是我的家”。
是的,徐波把雙橋村當成了自己的家,把百姓當成了家里的人。許多時候,他在農家里吃飯,在農家里幫助農戶干事情,他似乎忘記了星期天的存在。有時候,妻子總這樣埋怨他,給他打來電話說:“你又不回家邁?,看來你要真在上面安家了。”面對妻子的埋怨,他無怨無悔,因為他看到了雙橋村的煥然一新,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,他為雙橋村感到驕傲。
三年來,他有時候一個月才回一趟縣城,由于長時間在大山里日曬雨露,他臉黑了,家里的抱怨也多了。可是,他看到13公里的人行便道建好了,3個水池竣工了,20多戶貧困戶搬進新家了,5萬元臨時困難救助基金長效機制建立了,他覺得自己的汗水沒有白流。他看到村通暢、社通達、人行便道、飲水管網(wǎng)、通訊網(wǎng)絡全覆蓋的目標實現(xiàn)了,400多畝核桃種下去了,800多頭生豬出欄了,400多只山羊分戶養(yǎng)起來了,他認為星期天不回家劃算。他看到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農業(yè)初具規(guī)模,休閑養(yǎng)生體驗園逐步形成,村容村貌逐步整潔,老百姓已經(jīng)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,出行方便了,務工有崗位了,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有盼頭了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人生的價值。面對這一切,他對雙橋村有了感情,他真舍不得這個“家”;面對這一切,老百姓有笑容了,他也笑了。
文/圖 通訊員 鄧幫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