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長青趙海燕本報記者程天賜
精準扶貧,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任務。在這場攻堅戰(zhàn)中,山東省鄒城市把駐村“第一書記”作為“精銳部隊”,充分發(fā)揮部門、項目和資金優(yōu)勢,通過政策幫扶、產業(yè)扶貧、精神扶志等方式,確保脫貧更徹底、更有效。
“第一書記”們奔走在田間地頭,農家院落,切身感受貧困戶生活的酸甜苦辣,細致入微地關心幫助,用激情和赤誠踐行駐村諾言,成為服務群眾、扶貧攻堅的重要生力軍。
用好用足用活扶貧政策
“現在我有了低保,孩子也有了最低生活費,多虧了渠書記,俺的生活才有了保障。”唐村鎮(zhèn)包莊村65歲的包慶丁老人感激地說。鄒城房管局駐村第一書記渠景忠至今還記得走訪時,老人無助絕望的眼神,他身體殘疾,兒子車禍死亡后,肇事車輛一直沒找到,兒媳回娘家一直未歸,孫子包俊杰不到3歲就患上了腎病,而老人還上有80多歲的父母需要照顧,農活全靠親戚鄰居幫忙。
同樣是在包莊村,29歲的楊然然,年紀輕輕,卻不幸患癌,膝下還有一雙女兒嗷嗷待哺。渠景忠了解情況后,及時伸出援手,為其家庭申請辦理低保、大病救助、助學補助等;通過朋友圈傳遞愛心,主動聯(lián)系電視臺、報社等媒體發(fā)出愛心呼吁,共募集捐款近6萬元;還協(xié)調申請山東省福利彩票中心救助資金1萬元。這一項項“雪中送炭”的幫助,讓楊然然這位年輕媽媽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。
從落實最低生活保障、醫(yī)療救助、危房改造、教育幫扶等多方面著力推進扶貧工作,使精準扶貧真正精準到每一戶、每個人,切實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。截至目前,全市第一書記、駐村干部累計走訪農戶30多萬戶,走訪慰問貧困戶2萬余戶次,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200多條,解決群眾訴求1600多個,免費體檢10293人次,落實惠民政策近200項。
產業(yè)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,拓寬脫貧路徑
給錢給物只能解決一時之困,要想穩(wěn)定徹底脫貧,還要依靠村級組織和群眾自身。鄒城第一書記們立足村情實際,通過培育產業(yè)、引進項目、爭取政策等多種方式,加大產業(yè)扶貧的力度,提高貧困戶自身的造血能力。
“大力發(fā)展集體經濟,創(chuàng)辦實業(yè),才能從根本上脫貧致富。”該市園林局駐嶧山鎮(zhèn)金張莊村第一書記宋炳貴說。今年5月份,在園林局的扶持幫助下,金張莊村成立了村集體企業(yè)——鄒城市金綠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,以第一書記項目資金作為啟動資金,優(yōu)先錄用精準扶貧戶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7名,在工資方面給予照顧,9月份人均領取工資1100元左右。
“第一書記”在一線打硬仗,后方的保障和支持很重要。為此,鄒城市設立了第一書記專項幫扶資金780萬元,主要用于91個市派第一書記和39個市派黨支部書記所在村莊,按每村每年項目資金5萬元、工作經費1萬元的標準,切實解決產業(yè)扶貧中遇到的資金困難,為村級脫貧攻堅、加快發(fā)展增添了新動力。
該市統(tǒng)計局駐村工作組通過引進線圈加工企業(yè),使精準扶貧戶每月可增收800元。同時,立足村莊位置優(yōu)勢,服務駐地企業(yè)——夢幻海洋水世界,幫助村民進入企業(yè)謀業(yè),從事保安、保潔、管理、后勤等工作,實現了貧困戶增收。據統(tǒng)計,今年全市第一書記幫助包駐村新上種養(yǎng)殖項目36個,引進工副業(yè)項目20個,安置就業(yè)近3000人,新增集體收入達300多萬元。扶貧又扶志,脫貧不返貧
深秋時節(jié),城前鎮(zhèn)西康王村的蓮藕責任池中,荷葉連連,蓮藕豐收在即。村里11戶精準扶貧戶翹首期盼,有了種植蓮藕收益,今后的日子將不再那么艱難。利用村西河道兩旁的廢棄荒灘地,鄒城國土局駐村工作組采取“鎮(zhèn)政府出一點,駐村部門幫一點,村集體籌一點”的方式,升級改造了養(yǎng)藕池31.6畝,投放藕種1萬余斤,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蓮藕種植產業(yè)。全村11戶精準扶貧戶,每戶可無償分包200-300平米藕池,預計年收益可以達到5000元左右。
該市農業(yè)局駐大束鎮(zhèn)釣魚臺村第一書記周洋組織農業(yè)局農技專家,手把手向精準扶貧戶傳授病蟲害防治、良種推廣、農資真假辨別等實用技術。精準扶貧戶朱本龍種了七八畝地,通過學習科學種田知識,今年僅種地的純收入增加近3000元,嘗到科學種田的甜頭,朱本龍的種地積極性越來越高。
脫貧路上,信心貴比黃金。對于精準扶貧戶來說,物質上的接濟和精神上的撫慰同等重要。“第一書記”春風化雨般的幫扶和鼓勵,讓困難群眾堅定了戰(zhàn)勝貧困的信心。
(責任編輯 :景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