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經濟網編者按: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之年。中宣部啟動精準扶貧駐村調研采訪活動,組織120名中央新聞單位記者,到全國109個貧困村采訪扶貧工作,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。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推出“金記者扶貧日記”系列報道,為您帶來脫貧攻堅一線的真實見聞,敬請關注!
v.cen.ce.cn/video_info/2017-5-26/1495770964927.json,553,450
時間:2017年5月25日
地點: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(xiāng)坎子山村
鄖西縣唯一一名十八大黨代表、“湖北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、“十堰市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、“回民驕子”……在湖北省鄖西縣, “魏登殿”這個名字,幾乎無人不知曉。
魏登殿是鄖西縣坎子山村的黨支部書記,40多年來,他帶領村民在這個“絕壁上的山村”鑿出一條行車的山路,架起全鄉(xiāng)第一條電線,把全村的茅草房改造為磚房……近兩年,他又動員村民做起養(yǎng)殖、種植業(yè),加工業(yè)、旅游業(yè),修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,為村里引進幾百萬資金。昔日,窮在深入無人住的小山村,如今卻正成為脫貧表率。
在認識這位“大名鼎鼎”的村支書之前,我們先去他家里走一趟。
圖為魏登殿走在回家的路上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圖為去往魏登殿家的路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一條不能稱之為路的路,一間簡陋的土磚房,家里最值錢的東西是一臺電視機和冰箱。這就是魏登殿的家。
圖為魏登殿的家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圖為魏登殿和妻子馬勝英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圖為魏登殿妻子馬勝英在廚房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圖為魏登殿家的玉米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魏登殿1954年生于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鄉(xiāng)坎子山村。
父親因病早逝,和一個哥哥,兩個姐姐相持長大。
住的是草房,冬天灌風,夏天漏雨。沒飯吃的時候,連樹皮也扒過。
那時候,想看一眼山外的世界,何其艱難,唯一通往村外的小路,一尺多寬,嵌在筆直的懸崖上。從坎子山到鄖西縣城,要走整整3天。
如此,長到16歲。魏登殿被義務征兵去了武漢。5年后,從部隊復員回鄉(xiāng)擔起村黨支部副書記。
從繁華的省會城市回到閉塞的山村,強烈的對比讓貧窮變得如此不能忍受,21歲的青年心痛、不甘,改變家鄉(xiāng)的愿望,像一顆種子,在他心里發(fā)芽、生根、最后長成參天大樹,成為他人生的信仰,是他一輩子的執(zhí)念。
修路,最是當務之急。1977年,魏登殿3次奔赴縣城,找到分管交通的領導,費盡口舌,爭取到打通山路的“第一桶金”。帶領大家肩挑、背馱、手刨。近一年后,一條5公里“之”字形盤山公路建成,此后幾經拓寬、延伸。至今,坎子山村已修通了35公里的“出山大道”。
由于缺水,坎子山人祖祖輩輩在山坳就地挖掘蓄水坑,人畜共飲,一旦天旱,只能走到10里地外的泉水洞肩挑手提。1997年,魏登殿爭取到政府投資、村民集資,籌集上百萬元修筑水窖,筑成110口大小不一的水窖,分布在坎子村各家各戶,潤澤著坎子山的溝溝坎坎。
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,坎子山村的照明工具還得依靠煤油燈。1992年,魏登殿跑到相鄰的陜西省鎮(zhèn)安縣供電公司反復懇請,征得對方同意“借電”,在村里架上48根8米高的電線桿,家家戶戶迎來了光明,村里人第一次看上了傳說中的電影。
在坎子山任村支書的40多年里,一窮二白的魏登殿,為村子引進了幾百萬的資金。曾經破敗的坎子山村,變得生機勃勃,遍地在翻新。
圖為魏登殿給村民解疑答惑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也不是沒有被質疑的時候。當年借電所用開銷11萬元,有村民覺得費用過高,懷疑魏書記抽煙,“是不是錢讓煙燒了?”傳言進了魏登殿耳朵,他向鄉(xiāng)政府提出查賬申請,經鄉(xiāng)人民法庭庭長調查,招待技術人員的香煙開支僅25元,全部發(fā)票有據可查,賬面不存在任何問題。自此以后,魏登殿徹底戒煙,25年不抽一根。
也不是沒有被埋怨的時候。因為常年為村奔波,魏登殿家的農活,幾乎全部落在了老伴馬勝英的肩上,經年累月的勞累給馬勝英留下諸多病根,腰椎盤突出、風濕、心臟病……說到艱辛處,馬勝英拿出紙巾抹起了眼淚。
圖為魏登殿看望貧困戶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40多年與貧窮的斗爭,讓魏登殿意識到很多問題,不停思考,坎子山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貧困?
產業(yè),是魏登殿堅信的脫貧之本。他帶領村民養(yǎng)殖648頭牛、3200只羊,種起土豆、苞菜和玉米,種植5000畝華山松,還把美在深山無人識的坎子山村推到世人面前,做起鄉(xiāng)村旅游。
2012年,魏登殿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。進京時,他帶的2件禮物引起大家圍觀:鄉(xiāng)親的笑臉和坎子山的菜。沉甸甸的苞菜、金黃的玉米棒、敦實的土豆,透過央視鏡頭,在全國人民面前做了個免費廣告。魏登殿希望坎子山的種植能有更多銷路,高山蔬菜產業(yè)能帶動更多人脫貧。
有人說“魏登殿”這個名字取得好,注定老魏要去首都看看。雖然見過了各種大場面,被全國媒體爭踴報道,這位老書記還是一如既往的質樸。走在路上,看到有倒掉的樹枝,他會直接背回村部,用做柴火。有石頭擋在路中間,他用樹葉包起來,扔到一邊。村里老老少少都喜歡他,照了面,停下來,打個招呼,寒暄幾句。有游客認出了他,要合影,他就笑呵呵湊在鏡頭前,擺個pose。
路上看到倒下的樹枝,魏登殿隨即背回村部當柴燒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/攝)
年紀大了,多病纏身,魏登殿有時也會喊累。但40多年來,他的夢想簡單純粹,所思所慮,始終不過是坎子山村寬敞的大道和村民幸福的笑容。(經濟日報·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