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帆 范芮菱
“茍叔,我朋友都說你編的背篼結(jié)實耐用,你有空多編幾件,我下次來給他們帶去。”近日,茍忠玉又接到一個求購竹制品的電話。如今的他,靠一雙巧手編出自己的“脫貧夢”。
67歲的茍忠玉,是巴中市巴州區(qū)化成鎮(zhèn)長灘河村村民。年輕時候,他在一次墾田過程中,不幸出了事故,當場尾椎粉碎性骨折,造成下肢癱瘓,后來被鑒定為二級肢體殘疾。自那以后,茍忠玉一直獨自生活在47平方米的土坯房里,生活全靠親戚和鄰居接濟。
2014年,茍忠玉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農(nóng)村特困供養(yǎng)人員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,面對茍忠玉生活無法自理、生活困難的實際情況,鎮(zhèn)、村和幫扶單位因人施策,幫其辦理了大病醫(yī)療保險,申請了低保、養(yǎng)老金和殘疾人補貼。同時,依托易地扶貧搬遷,茍忠玉搬進在村中聚居點統(tǒng)一建設(shè)的廉租房,村兩委為其免費提供了電視機、床上用品等物資。
除此之外,在幫扶干部雷洋的鼓勵和幫助下,茍忠玉運用自己掌握竹篾器制作技術(shù),制作售賣竹制品,年均增收約2000元。“如今我吃穿不愁,住上了安全、干凈的房子,還增加了不少收入,日子越過越好了。”茍忠玉說。
(責(zé)任編輯:朱潔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