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3月2日,武子生(左二)在修剪棗樹枝。
新華社記者邵瑞攝
據新華社西安3月2日電(記者鄭昕)“陜北棗王”“土專家”“棗樹醫(yī)生”“脫貧帶頭人”……這些名頭指向的都是同一位棗農,他同時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員。他的科技成果,都在位于陜西佳縣的30多畝紅棗豐產技術示范點乃至全縣逾80萬畝的棗園里。
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位于陜北黃河沿岸,氣候條件適宜優(yōu)質紅棗生長。“只要樹上有棗就餓不死人”,這是佳縣老百姓的一句俗話。棗林溝、棗樹坪、棗樹梁等地名,就是世世代代佳縣人把希望拴在棗樹和紅棗上的證明。
靠種棗維持溫飽,這在當今已不成問題;而靠種棗脫貧,則是這些年來當地群眾的新需求。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(fā)工作重點縣,在這個民歌《東方紅》的誕生地,紅棗作為主導產業(yè),少不了脫貧的“能人”,武子生則是這些“能人”中的名人。
記者見到武子生時,他正在合作社的有機紅棗生產基地里給10多名社員授課。“別看現(xiàn)在是棗樹休眠期,枝子剪不好,秋來別想打下好棗。”
喝著黃河水長大、如今50多歲的他,對紅棗的感情深厚。憑著世代種棗經驗加上反復實踐,武子生年輕時就總結出管理竅門,自家棗園的產量和質量總是好于旁人。對此他并不守口如瓶,而是樂于把自己總結出的技巧傳授給鄉(xiāng)親。在他的動員之下,他所在的武家峁村從上世紀80年代就新栽紅棗1600畝,實現(xiàn)了全村耕地面積的棗林全覆蓋。
武子生的“出名”還與一次病蟲害防治有關。2013年,對棗樹傷害極大的“綠盲蝽”蟲害襲擊佳縣。“那年全縣棗歉收,和‘綠盲蝽’有很大關系。”武子生通過跟蹤觀察棗樹葉片,不斷比對找出辦法,選擇適合的農藥和噴施方法展開防治,取得不錯成效。他也因此被縣上安排為棗農進行技術培訓,與佳縣數千名棗農和周邊的棗業(yè)大縣共享“防病秘籍”。
擺脫了病蟲害的威脅,武子生隨后與當地紅棗產業(yè)辦、紅棗工作站等機構共同開發(fā)了30畝的“強力降高塑形”豐產技術示范點,這種新技術將棗樹的優(yōu)果率提升1倍。到2016年,這一豐產技術已推廣到全縣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50個行政村的3萬畝棗園,每畝能增收2000元左右,并順理成章地獲得了“陜西省科學技術成果”的認證。
通過技術推廣和蟲害防治,武子生帶動了神木縣、佳縣、臨縣(位于山西省)和吳堡縣等黃河一線棗產區(qū)共5858戶18750名貧困群眾脫貧。
在產業(yè)化經營上,武子生于2007年就帶領本村村民成立棗業(yè)合作社,注冊“千年油棗”品牌,對紅棗產品統(tǒng)一包裝、統(tǒng)一標準,并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銷售紅棗。目前,這家合作社集科技示范、技術培訓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(xiàn)代紅棗基地,已累計為武家峁村增收300萬元,直接帶動村里32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現(xiàn)脫貧。
“棗子要賣上價錢,除了品種、技術改造,還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。我們已研制出紅棗酒和紅棗醋的技術規(guī)范,工廠也在建設。”面對市場需求的多樣化,武子生覺得,只有緊跟市場,延長紅棗產業(yè)鏈,才能在今后給廣大棗農帶來更大的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