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安區(qū)黃荊塘村的磚茶、赤壁市官塘驛鎮(zhèn)的有機獼猴桃、通山縣石垅村的小龍蝦……近期,農業(yè)部在湖北咸寧召開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產業(yè)扶貧經驗交流暨村企對接活動。產業(yè)扶貧的“咸寧模式”,受到關注。以產業(yè)扶貧助推精準扶貧,項目選擇是關鍵。項目怎么辦,離不開多讓百姓“說了算”。
“頭年一哄而上,來年一拍兩散”,當前,在不少地方,扶貧項目正遭遇著“熱不久”的尷尬境地。項目啟動時風風火火,推進時卻“磕磕碰碰”,甚至最終淪為“爛尾工程”。
媒體公開報道顯示,西部某地在沒有試種和調查研究的情況下,以每畝430元的投入,發(fā)展了1.5萬畝從北方引進的金銀花,按當初設想每畝至少產100斤干花計算,可年產750噸以上干花,但當?shù)貙嶋H干花產量不到5噸。總結金銀花項目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,是當?shù)厝罕娨浴安还茏o、不搭理”等方式冷對抗不愿意種植的項目。
發(fā)展特色扶貧項目,發(fā)揮各地農業(yè)資源的比較優(yōu)勢,不能只依靠“自上而下”決策。記者長期在一線調研時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地方,引進項目時“跟風”嚴重,聽說什么產業(yè)“熱”,就忙著在貧困村推進,且動輒“千畝基地”“萬畝示范”。項目落地前期,并沒有充分的市場調研,也并未聽取群眾的意見,因缺乏前瞻性的判斷導致產品滯銷,或者產品與周邊同質化嚴重、產量上升但價格下降的“豐產難豐收”事例,比比皆是。這樣的扶貧項目,不僅難以長久,也極大地挫傷了群眾的參與熱情,負效應不容忽視。
扶貧項目的確定,需要保證充分的群眾參與,需要多問計于民、問策于民,多聽取群眾的意見與呼聲,多讓百姓“說了算”,少一些盲目為之,少一些“拍腦袋決策”。產業(yè)扶貧的推進中,聽取群眾的意見、收集群眾的建議是推進項目的“前置條件”。
以黃荊塘村為例,村里經過廣泛調研、召開村民大會,最終將主導產業(yè)確定為茶葉種植加工銷售。目前,茶產業(yè)讓黃荊塘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00元。百姓“說了算”,項目自然更受歡迎,由此產生了扶貧的“正效應”,帶動了百姓的增收致富。
類似的情況,也在咸寧通山縣南林橋鎮(zhèn)石垅村得以印證。作為湖北省紀委監(jiān)察廳新農村建設和脫貧奔小康駐點村,石垅村的支柱產業(yè)項目確定,也是基于百姓的“話語權”得到保證。如今,石垅村已經成為以小龍蝦為主導產業(yè)的專業(yè)村,2015年村民的人均純收入超過全鎮(zhèn)平均水平2487元。
當然,需要注意的是,讓百姓“說了算”側重于決策過程中的百姓參與,而不是政府部門推卸責任、完全放任不管,抑或是不作為、慢作為。
正所謂,“補仲山之袞,雖曲盡于巧心;和傅說之羹,實難調于眾口”,任何一個扶貧項目,都很難確保得到所有百姓百分之百的認同。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的及時介入,走實、走好群眾路線,為百姓答疑解惑,讓百姓能夠對項目的前景、益處等“心里有數(shù)”。
扶貧項目的確定需要百姓“說了算”,項目的推進過程也要百姓“看得見”。當前,貧困村往往有不少來自于上級部門的經費支持。這些經費,究竟有多少用于了村里確定的產業(yè)項目之中?需要讓群眾充分知曉。及時對相關資金的使用進行公示,并根據群眾意見進行及時調整,不僅有助于更好地打消百姓疑慮,還有助于更好地實現(xiàn)把扶貧資金用在“刀刃”之上。
政策和項目更“接地氣”,方能更好地融合區(qū)域資源稟賦和區(qū)位特點,將資源優(yōu)勢轉化為經濟優(yōu)勢。推進產業(yè)扶貧,唯有讓群眾充分參與、評價、監(jiān)督,才能贏得百姓認知、認同、認可,進而實現(xiàn)真扶貧、扶真貧、真脫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