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著花兒“下山”記——土族老漢扶貧搬遷的故事呂志發(fā)(左一)與家人在班彥新村的院子內合影。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
新華社西寧11月8日電 題:唱著花兒“下山”記——土族老漢扶貧搬遷的故事
新華社記者馬千里、張濤、李琳海
“干部和群眾呀齊上陣,平川里拔起了新村。心肝花腔子里放實了,栽哈個搖錢的樹了……”
這是青藏高原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,57歲的土族老漢呂志發(fā)有感而發(fā)“漫”出的一段花兒。作為西北經典民歌花兒的重要傳唱地區(qū),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的百姓習慣用略帶嘶啞的曲調表達喜怒哀樂。
幾場雪后,互助縣班彥村寒意濃濃,然而呂志發(fā)和他的鄉(xiāng)親們心里卻暖融融的。從7日開始,這個貧困村的住戶陸續(xù)由海拔2800米的山上搬到了山下的平川。
一大早,呂志發(fā)小心地將家里的舊家具、糧缸等物件擦拭一遍。太陽慢慢從沙溝山后升起,兒子呂曾獻發(fā)動農用三輪車,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慢慢向山下移動。此時,村里移民的搬遷隊伍浩浩蕩蕩,一向寂靜的小山村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。
從山上到山下,7公里山路,呂志發(fā)也記不清走了多少回,但忘不了的是沿路破舊的房子和滿眼蒼涼。他知道,這7公里山路讓他們受了不少苦。
已有上百年歷史的班彥村,地處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(qū),年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多元。長期以來,行路難、吃水難、上學難、就醫(yī)難、娶媳婦難的問題困擾著居住在山上的129戶村民。
下山前的一天,記者到呂老漢家采訪,聽他講了不少自己的事:
在過去30年里,他家共養(yǎng)過5頭毛驢,用于犁地、從山下拉水等,可由于山坡太陡,其中有3頭從山上滾下去,摔死了。2014年急用牲口運糧食,向鄰居家借了一頭驢,結果又從坡上滑了下去,毛驢命大沒死,他給老天爺磕了三個頭。
有一年,他的老父親突發(fā)腦溢血,因為一直下雨,山路泥濘沒法下山,被耽誤了30多個小時后,落下個半身不遂。幾年前父親去世了,這成為他心頭永遠的痛。
他孫子就讀的村小學,21個娃只有1個老師,孩子們到二年級時必須到山下的學校寄宿。
因為貧困,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“光棍村”。僅他所在的六社,91戶人家就有11個光棍,另外還有30多個村民的老婆是從更貧困的外地領回來的。
情到深處,呂志發(fā)經常唱一段憂傷的花兒:“山大呦溝深的是班彥,十年的莊稼是九年旱,連年受災的心懸,提起個窖水是心里寒,不由得叫人們心酸……”
好消息終于盼來:班彥村被列入今年政府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。在山下公路旁的新村,一處成本8萬多元的四間磚瓦房,每戶居民依據貧困程度只需交4000元至2萬元不等,就可以住進去。
“可是,說搬就搬談何容易?”班彥村第一書記蘇江寧說,一方面有的村民有故土難離的傳統(tǒng)觀念,另一方面是聽說除了國家補貼,每戶居民還要交錢,有人一時轉不過這個彎。解決這些問題,村干部可沒少動心思,一戶一戶地去走訪。
記者在新村看到,一排排新房錯落有致,每家有獨立的小院,村民們還有了屬于自己的休閑廣場。以前都是燒柴、燒煤取暖做飯,如今用上了煤氣灶和抽油煙機。街道上,喬遷的鞭炮噼噼啪啪響個不停……
有了新房,還得過上新生活。在互助縣扶貧開發(fā)局的幫助下,這里謀劃了后續(xù)扶貧產業(yè),并成立養(yǎng)殖合作社,每戶村民將統(tǒng)一配發(fā)當地的八眉豬崽和飼料,后期再由縣里的豬場統(tǒng)一收購。此外,還將對富余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,包括電焊、挖掘機和烹飪等專業(yè)。
打工回鄉(xiāng)幫助搬遷的呂老漢兒子呂曾獻說,自己一直在西藏日喀則搞小家電修理。如今家鄉(xiāng)路順了、水通了、電穩(wěn)了,現在準備回家創(chuàng)業(yè)。新村專門建了10間門面房,他準備租上一間,在老家重操修理行當。
當前,無數像呂志發(fā)家一樣經歷過貧困的人們,生活正在發(fā)生改變。
今年9月,國家發(fā)改委對外發(fā)布了《全國“十三五”易地扶貧搬遷規(guī)劃》,計劃五年內對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,著力解決居住在“一方水土養(yǎng)不起一方人”地區(qū)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。
從山上到山下,不僅僅是空間上的簡單位移,還讓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開始了新生活。
呂志發(fā)說,通過搬遷,山路不再拉長他們回家的路,日子會越過越紅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