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陳蕾 本報記者 高振博
“當村支書給我說,他們村年底應該就能脫貧的時候,我真是覺得,這是我這三年多來聽到的最讓人開心的消息。”說這話的是恒豐銀行西安分行副行長王迎軍,而他所提到即將脫貧的村莊是清澗縣趙家山村。
1936年2月,毛澤東率領(lǐng)紅軍東渡黃河,奔赴抗日前線前夕在清澗休整,期間留下了氣壯山河的著名詞章《沁園春·雪》。2014年6月,恒豐銀行西安分行與趙家山村結(jié)成幫扶對子,開始了一段金融扶貧的難忘歷程。
專項基金來“扶志”
趙家山村臨近黃河,長期的水土流失令這里的黃土高原溝深狹窄,裸露出大量紅土和巖石。該村共有農(nóng)戶75戶,合計244人,其中貧困戶31戶,貧困人口超該村總?cè)丝诘娜种唬划數(shù)卮_定為重點扶貧村。該村現(xiàn)有耕地830畝,主要收入來源為紅棗栽植,2014年人均純收入僅1700元。
小康不小康,關(guān)鍵看老鄉(xiāng)。恒豐銀行扶貧工作隊隊員們第一次邁進趙家山村,就深深感受到身上的重擔。用一位隊員的話說:“仿佛穿越到了影視劇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光景。”
艱苦的環(huán)境沒有嚇到這幫恒豐人,反而激起了他們?yōu)槔相l(xiāng)實實在在做事,幫助他們逐步實現(xiàn)脫貧致富的斗志和信心。經(jīng)過七天駐村細致地走訪調(diào)研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除了經(jīng)濟來源單一,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青壯年勞動力,村中常住人口多為70歲以上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,貧困人口老齡化狀況更加嚴重。
說到村里缺乏勞力的情況,趙家山村村支書也很著急,“我們村階段性外出人口27戶,共48人,幾乎是全村的青壯勞動力。比如有一戶人家,三個兒子,全部外出打工,孫子考慮到上學問題,也都帶到外地去了,家里就剩了老兩口。”目前,全村參加養(yǎng)老保險的人數(shù)只有97人,脫貧緊迫感相當迫切且更艱難。
那么,如何讓這些已經(jīng)在深山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重新燃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呢?
扶貧先扶志,恒豐人決定先從改變村容村貌入手。恒豐銀行西安分行積極籌措資金,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扶志工程。扶貧工作組挨家挨戶給老鄉(xiāng)居住的窯洞安裝換氣扇,給用白紙糊窗戶的老鄉(xiāng)家安裝上玻璃,把黑洞洞的泥巴墻粉刷成了白灰墻面,讓老鄉(xiāng)住了幾十年的窯洞和院子敞亮起來,村民們的心里也漸漸敞亮起來。
全員發(fā)動廣“輸血”
點燃了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,要想幫助他們真正脫貧還得有真辦法、實舉措。“治療重度貧血最首要的任務肯定還是輸血。”王迎軍表示,在研究分析村里實際情況后,扶貧工作組提出以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為基礎,通過產(chǎn)業(yè)扶貧重點幫扶貧困戶和老人,帶動全村人口經(jīng)濟增收。
2014年9月份,分行全體干部員工自發(fā)捐款14.35萬元,購買205只羔羊,送到了趙家山村41戶貧困戶家里。一位貧困老人在接收工作隊送來的羔羊后滿懷感激:“我年紀大,但看好這些羊羔沒啥問題,我一定會好好把它們養(yǎng)大,爭取早日脫貧。”
當年恒豐銀行西安分行又先后兩次組織人員前往村里,看望對口幫助村民,為他們的致富計劃出謀劃策。“幫助困難鄉(xiāng)親脫貧致富,要有針對性,要摸清情況,要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”分行行長陳志國在前往村里慰問中,不斷鼓勵村民努力致富,也對工作隊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可喜的是,2015年12月底,恒豐人的用心和努力已取得了顯著成果。向貧困戶捐贈的小羊羔已新繁殖出100多只,人均增收800多元,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。
紅棗托起致富夢
只是脫貧,或許依靠養(yǎng)殖山羊就能實現(xiàn),想要讓趙家山村村民真正走上富裕之路,還得激發(fā)他們因地制宜的闖勁。
清澗縣是享譽全國的“紅棗之鄉(xiāng)”,有3000多年的紅棗種植歷史,趙家山村滿山遍野也都是棗樹,紅棗一直以來是村民最主要的經(jīng)濟來源。2015年,紅棗市場陷入低產(chǎn)乏銷的大困境,這令保持著原始生產(chǎn)狀態(tài)的趙家山村紅棗大量滯銷,一堆堆的棗只能被村民簡單堆放在院中,甚至有人已經(jīng)拿紅棗來喂羊。
“清澗的棗,全國有名,品牌不是問題,問題是如何能與市場有效對接。”參與扶貧的分行科技部負責人安兆金的建議給工作隊提了個醒,教會村民使用電腦,學會上網(wǎng),或許是紅棗拓寬銷路,打開市場的良方。
2016年2月29日,由恒豐銀行西安分行科技部、辦公室組成的扶貧工作隊,再次前往趙家山村,并帶來了36臺電腦。很多村民是第一次見到電腦,“連電插板都給我們準備了,太費心了!”村民眼看著工作隊上門安裝電腦,不禁大聲感嘆起來,濃重的陜北口音,充滿了驚喜與感激。
接下來,工作隊隊員一步一步教他們使用電腦的基本方法。“只有讓他們學會與外界接觸,嘗試與外面的市場對接,棗樹也就有希望變身‘搖錢樹’。”王迎軍期待,通過這次輸入技術(shù)和培訓的幫扶能再次發(fā)揮功效,藥到“病”除。
讓恒豐人開心的是,也就是這次到訪,他們聽到了一個極其鼓舞人心的消息。趙家山村村支書表示,他們預計到2016年底,基本就能摘掉貧困村的帽子了。
對于商業(yè)銀行而言,幫助老區(qū)貧困人口脫貧,既是金融機構(gòu)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,也是增強銀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原動力,維護和改善自身的生存與發(fā)展空間的必然選擇。
王迎軍表示,恒豐銀行幫扶趙家山村的工作還會繼續(xù),村民們將享受到更多金融支持和資源傾斜,老區(qū)人民一定會與先進地區(qū)群眾一道走向奔小康的路上。